《亢仓子·庚桑子》卷8:德道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舍本事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农业和劳动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众的幸福。古代圣明君主之所以重视农耕,是因为它不仅是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源泉。
文章首先指出,若人们抛弃根本而追求表面,则无法一心一意地致力于任何事情。这不仅影响到国家的治理,也损害了人民的福祉。接着,它强调了农业生产对于国泰民安至关重要的地位,认为“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天也,养之者地”,因此要“稼容足,耨容耰,耘容手”,这是种植作物的一套完整体系。
接着,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关于古代圣明君主带头务农、纺织以及对妇女劳动教育等措施,这些都是为了确保粮食供应和社会稳定。在这种制度下,每个人都有其职责,无论是男的是女的,都能互相补充,为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如果国家忽视这些基本的事务,比如大兴土木工程,而不是注重农业生产,那么就会造成混乱和灾难。文中还提到了黄帝的话:“四时不可不正”、“五谷而已耳”,强调了农业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所需遵循的原则。
最后,该文总结说,只有当我们重视并实践这些基本原则时,当我们让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投入到工作中,并且得到相应回报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乐的大业。此外,该文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果没有足够储备粮食会怎样?答案是在于积累粮食,让百姓知礼节,从而避免饥饿与寒冷,这也是政府保护人民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背离这一基本原则,将导致国家衰败与民族灭亡,因此必须坚持下去,以确保长期繁荣稳定。
标签: 道士念的经文 、 古代道教名人 、 道家学说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有哪些人 、 道术之学的代表人物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