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愿透露的秘密:道教养生学五大发展篇章
道教是世界上唯一倡导尊重人生,追求人类健康长寿,希冀得道成仙的宗教。它在实践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寻求到科学的养生方法,并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
道教养生学出现并非偶然,它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庄道家炼养学说及秦汉方仙道、黄老道发展的必然结果。伏羲氏被认为是源头,其仰观俯察创立八卦,为符号学奠定基础。
《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可见太极八卦来源于祖先们从观察天地万物中得来。黄帝将医学、哲学、卜辞等引入其中,使得道家成形,也开创了道教养生的先河。
鲁迅曾说“中国根底全在道教”,这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都可以在道教找到根源。黄帝既是 道家的创始人也是 道教真正创始人的称呼,因此 道家的学问被称为“黄老之术”。
从历史发展看,道教养生活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代表,他们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得到广泛实践。在这个时期,“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的主张形成了对后来的影响力巨大的養生的重要理论框架。
第二阶段秦汉时期,这一时期各种養生的術已經成型,其中守一内丹房中术和符箓等各有其独特性。这是一个充满着神仙与长寿梦想时代,不少名士以此作为终身追求,而这些练气吐纳和服食药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第三阶段西晋至唐末,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高潮,在顾四季调情志节饮食宜小劳慎房事行气吐纳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而这一段时间内,更有一些具体人物如葛洪他提出了胎息法,以及陶弘景辑录并著述关于養生的文献,如《養性延命原》,对于後世有很大的影響力。
第四阶段宋元明清,这个时候更加注重内丹修炼,对外丹持怀疑态度,但同时也有南北两派产生,对於養生的理論與實踐都有新的發展方向。在這個時候,有許多學者對於氣功練習產出深刻見解,如白居易所寫下的詩句,也對後來的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通過書籍或實際操作傳承下去,並且將他們自己的見解加以闢述,這些見解雖然帶有些許迷信色彩,但卻為後來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思考和探索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