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谆谆教导信仰道教需否素食究竟要不要戒除肉食之欲

老子道德经中明言:“斋食者,洁净身心,涤除邪秽。”“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王常月祖师亦云:“心不持斋,神性若不能改,则本心不定;本心不定则元神不归,元神不归,真性必不能见矣。”道教重生、乐生,其宗旨在于尊重生命,不杀生。素食是对这一原则的具体实践。如“勿食蛇兽等肉”,因为杀生会导致寿命短促和精神不安。

明代养生学家高濂指出:肉食并非人类应有的习惯,如有特殊场合如祭祀祖先、祈求神灵或宴请客人时,可选择素食。他认为蔬菜与菜羹能一饱而延年,而活烹生的动物又令人难以忍受,这些都有益于延年益寿。

素食确实经济上更为便宜,因为植物直接提供所需营养成分,而动物来源的营养成本较高。此外,通过科学摄取铁元素,即菠菜或豆浆,也能补充铁质需求。《营养圣经》指出谷类为基本能源供应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维他命,同时脂肪和蛋白质最佳来源是植物类,如橄榄油和大豆。

据国际癌症学会报告,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十次会议中表明,以素食为主的人群患癌症率显著低于一般人群。这凸显了素食减少某些癌症发病风险的好处。长期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蔬菜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冠状动脉疾病。此外,从中医角度看,蔬菜助消化,对新陈代谢有益,是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从生物结构上考虑,与肉食动物不同,我们拥有长且细腻的肠胃,使得肉类停留时间更长且易腐生成致癌物质。此外过多消费加工油炸食品增加了疾病风险。而“非典”事件也部分源自野生动物产品中的病菌,这再次强调了健康饮 食的重要性。

信仰与吃素并不必须相连,只要你的行为体现慈悲之心即可。你可以逐渐影响家人的饮食习惯,让他们理解无需过度要求,但也能共享健康美味生活。如果你诚意修行,不仅外表表现良好,更关键的是内心正直,那么你就已经走在了正确之路。在道教中,我们追求的是内在修炼,而不是简单地遵循仪式或规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