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将无所不为之南华真经注疏卷夸张至二十四章之宏伟篇章

无为将无所不为,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四。夸张至玄水之上,隐井之丘,而适遭知北游于此处。知北游谓无为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无为未答,知乃反问白水之南,狐阅之上,而遇狂屈。

狂屈对知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再次登帝官见黄帝,黄帝告以“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黄帝又说:“彼無為謂真是也,狂屈似之,我與汝終不近也。”

圣人行不言之教,以《老子经》为证。此理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为大圣人日损华伪,以至於非有非无的無為,不為則無不為。

物生死同一气,此气聚散常新,不待作施;天地阴阳运行各得其序,不待因缘;万物畜养不知其根,本根在自然中,可观于天矣。此理通万物,与天地同观,不待言语可见,是故圣人贵一,即体达万物真理,不求名利,只是随顺自然变化,用心守护本源,一切事务自如自在,如行云流水一般。这就是《南华真经》的意境和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