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统婚嫁习俗在中国古老的自然之中绽放与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共舞的喜庆场景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羌族的男女婚姻习俗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的原则,强调门当户对和亲上加前的概念。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这种自主选择伴侣的情况逐渐增多,但传统的婚礼仪式程序依旧得以保留至今。

羌族的婚礼典礼主要分为订婚和结婚两个阶段。在男子对女子产生好感时,男方家庭会准备一份礼物,并请红爷(即媒人)到女方家庭提亲。如果女方家庭同意了这次求亲,那么红爷带着这个消息和一些小礼品前往女方家进行“许口酒”的庆祝活动。数个月或数年后,男方家庭再次通过红爷带着更丰富的礼物去女方家举行“小订酒”,这是正式订婚仪式的一部分,它象征着双方开始进入正式恋爱关系。

之后,“大订酒”便是正式订婚仪式,其目的是向全体家族成员宣布未来的联姻,并且邀请他们参加宴席。此外,还需要索取未来妻子的生辰八字,以便于释比测算出最吉利的大喜日子。这一过程通常持续几天时间。

在筹备结婚期间,两家的成员会共同参与准备各种必要物资,如杀猪、购置嫁妆等,以确保所有事宜都能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来筹备和庆祝,大多数 婚礼都会安排在农历十月初一之后,即冬季或腊月。这段时期正值农作物收获成熟,也是人们进入备年货阶段,因此资源充足,同时也是农闲时节,有更多时间用于准备和庆祝。

在娶嫁前夕,一场名为“花夜”的盛大晚会将被举办,这是一种娱乐性的活动,在这里新娘及其家族与迎亲队伍之间进行盘歌比赛。盘歌是一种问答形式的手势游戏,它包含了赞美新娘的才华、讨论彩礼、谈及服饰以及表达夫妻间的情感等内容。

最后,当天结束时,新娘会哭泣告别自己的家人,然后按照传统习俗走进男方家的门。在此之前还有一项重要仪式,即释比祭祀神灵,将所谓“煞气”驱散,并祝福新人的幸福生活。一旦完成这些步骤,就可以开始为大家摆放食物并举行宴客。第二天,他们将组织谢客宴,为帮助他们的人表示感谢。而三天后的第三天,由于过度疲劳、新鲜而又激动的心情,以及希望回归温馨安静的地方,所以新郎及其兄弟们背起酒肉送她回到她的老家,与父母团聚,从此开始他们新的生活旅程。

标签: